&
 
 

 

 

印度古文明之旅参观心得          
                                                                                      
陈心谆

 

印度,在世人的眼中,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在诗人的眼中,她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故乡;对佛教徒而言,更是令人怀念的国度,因为,二千多年前,佛陀释迦牟尼诞生于此,游化于此,涅槃于此。

  此次,历史博物馆向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洽借了160件展品,藉著主办单位精心策划举办了「印度古文明艺术特展」,让向往印度,想认识印度的我,得以透过文物的展览,优游于此千年的古文明历史中,也透过对佛教的艺术文物,一窥佛陀的精神在不同时代的表现,而了解佛教在印度的流传情况,藉以缅怀佛陀的精神,可谓是一场知性与感性的文物之旅。这次展览,我们请「鹿野苑艺文之友会」的会长吴文成先生为我们导览,透过他专业精辟的讲解,让我们度过一场愉悦而充实的艺术飨宴。

  整个展览场地分为五大部分:印度河文明、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印度对外关系及日常生活五大部分。透过导览、文字说明及古文物的展现,让我们对这样一个有著多样性的人种及宗教的国度,有更深刻的了解,不禁对谜样的印度河古文明感到惊叹,并对突出的印度教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不过基于对佛教文化的关心,我们参观的重点以佛教文化、艺术雕刻为主。

  佛教在印度本土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发展,创始于西元前六世纪,到十二世纪末回教徒大举入侵而没落,由原始佛教发展至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思想内容日趋多元,图像也更形丰富。佛教艺术风格的演化,事实上与当时佛教的发展息息相关。西元前2世纪的巴户特(Bharhut)佛塔,圆形浮雕所描绘的「佛传图」,可以窥见当时还处于「无佛像崇拜时期」,所以浮雕上佛陀得道的菩提树,象征传道或说法的法轮,都是佛陀的象征,而成为信徒崇拜的对象。我们看到一件名为「拜树」的作品,以菩提树和金刚座象征佛陀,人们在树上挂花环代表对佛陀的崇敬,古朴典雅,引人深思。

  我们也看到了各时期的佛陀本生故事的「佛传图」,以连环叙事的方式传达佛陀生平,有「白象入胎」、「太子占相」、「佛陀出离」、「降魔成道」、「初转法轮」、「释迦涅槃」等。吴文成老师说:「广大的佛弟子不一定认得经典,但是丰富的佛传图,可以让他们了解佛陀的生平及本生,庄严的表现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佛陀的慈悲,从而激发内在的宗教情操。」
        
吴老师还说:「佛教不是偶像崇拜的宗教,他是无神论者,造像是表现弟子们缅怀佛陀的精神,而佛菩萨的造像也因为不同时期及民族而不同,事实上,这也代表人们内在心灵的反映。」的确,我们看到形象鲜明的西元二世纪贵霜王朝的犍陀罗艺术,卷曲的头发,壮硕的肩膀,穿著类似罗马袍的通肩袈裟,高鼻深目,以健美的形象呈现,具希腊艺术的风格表现。到了笈多王朝,佛像又转变成精工完美而细致化。

  一尊笈多时代五世纪出土于鹿野苑的佛陀造像,就显得单纯而典雅,身上的衣纹全无,只在颈部、腰部、手腕、脚踝象征式的简约线圈,线条流畅如出水一般,脸部表情反映出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可说是佛陀造像最极致的表现。可惜,崇高的意境无法为一般人接受,以致到了帕拉王朝时,佛教势力衰退,并和印度教互相借用神祇和图像仪轨,造像形式也逐渐朝向密教发展。

 那烂陀出土的十一世纪弥勒菩萨像,就极尽其装饰的功能,除了身上满满的璎珞,头冠上的佛塔也是弥勒菩萨最重要的图像特征;观音像的形貌也千变万化,手上的莲花与头冠上的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的主要特征。我们看到印度的菩萨造像,特别强调体态的健康优美,身上挂满璎珞珠宝,这是印度人对菩萨尊敬的方式,与中国含蓄内敛、慈眉善目、端端正正的佛菩萨造像相较之下,有很大的差别的。我想这是民族性、审美观不同,以及历史思想不同所致。佛菩萨的形象,因此随著各地众生的不同而变化万千。虽然如此,人们对佛菩萨崇敬的心情却是一样的。
 
除了造像之外,我们也看到了小型的佛塔,以及六世纪左右的《般若波罗蜜多经》手抄本。珍贵的法宝残片极不容易地流传下来了,相对于今日,能够轻易取得经典的我们,只有更用心来探究佛法的真意,以报佛恩了。

  佛陀说:「自依止,法依止,末异依止。」佛陀灭度后,透过流传下来的经典,是我们探究佛法精神的重要方法,而藉著文物的欣赏,捕捉造像里佛陀的神韵,却是另外一种体验佛陀悲智精神的方法,《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当我们仰观佛陀的造像及文物时,佛陀的精神、弟子的钦慕,加上雕塑者投入全副精神所造出来的艺术品,融合于亘古时空中的此时此地,也颇撼人心弦。在仔细观看佛教艺术之时,对于不能与两千多年前的佛陀在同一个时空中会面,不能生逢佛世,不免感叹。然而,经典不是说:「见法即见佛」吗?就让我们依著佛法闻思修,互相勉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