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石窟简介

 

    四川有天府之国之称,是我国西南部历史悠久,经济和文化发达的一个省。在东汉四川崖墓中,就已经出现佛像,证明在东汉时,佛教在四川民间流行。在南北朝时,佛教继续发展,在成都万佛寺遗址中,发掘出许多雕刻精美的南朝佛像,在广元千佛崖也有北魏晚期风格的造型。在唐之间,造像大多在川北一带,自唐开元以后,扩展到全川,两宋之间是四川石窟达到最鼎盛时期。四川石窟的分布范围相当广阔,分布在五十余县,主要约有两百余处造像群。四川石刻以其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在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最有代表性。其中以广元千佛崖、乐山大佛、安岳石窟、大足石窟最为有名。

 

广元千佛崖

 

位于广元市北沿嘉陵江东岸川陕公路边崖面,始凿于南北朝,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均有凿刻和不少题记。原有造像17000余身,窟龛绵延500多米,纵横密接,犹如蜂房,最高处叠至13层,达40。因修川陕公路,半数以上窟龛被毁,现仅存有窟龛的地段200余米,窟龛400多个,造像7000余身。广元千佛崖造像从早期到唐代,都受到北方,特别是麦积山石窟造像的影响,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安岳石刻
造像
分布点有一百零五处,石刻造像达10万余尊,绝大部分石刻雕造于唐、五代、北宋时期。石刻造像以佛教题材为主,也有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且多数为摩崖造像。其艺术风格既有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遗风,又有体态健美、面颐丰满的唐代风韵,还有雕工精细、璎珞满身、装饰华丽的宋代特色。

安岳卧佛院
:盛唐涅槃像,长23米,佛面部丰盈,神态安祥,双目微闭,左侧而卧,两手自然平放,似睡非睡。卧佛形体修长,身著袈裟,维妙维肖地展现出释迦牟尼佛“涅槃”时那超脱一切的意境。卧佛院内40 多万字的石刻经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岳华严洞:洞高6.2米宽10.1米深11.3米,气势宏大,雕刻精致。「圆觉」是菩萨修行功德圆满之意。正壁端坐毘卢遮那佛,文殊与普贤菩萨,两旁坐著金刚藏、弥勒、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净业藏、普觉、圆觉、贤善首、普眼菩萨,统称祂们为十二圆觉,祂们在聆听佛陀说法释疑,姿态优雅,气氛肃穆庄严。

 

大足石刻:大足位于重庆市,最初开凿于初唐,盛于两宋(西元9601278年),是一处规模庞大,雕刻艺术精华之石刻群。大足石刻群共包括石刻造像40多处,总计5万余尊,其中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五处最为著名和集中。大足石刻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它集中国佛教、道教、儒家三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以鲜明的民族化和生活化特色,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西北2公里处,始刻于唐景福元年(西元892年),至南宋绍兴年间(西元1162年)结束。北山造像依岩而建,龛窟密如蜂房,北山石刻共有摩崖造像近万尊,主要为民间信众祈佛出资雕刻。北山造像以雕刻精细、技艺高超、俊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中国西元9世纪末至13世纪时,民间佛教信仰及石刻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

宝顶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东北15公里处,始刻于南宋淳熙六年(西元1179年),至南宋淳佑九年(1249年)结束。宝顶山石刻气势磅薄。雄伟壮观。共有13处造像群,摩崖造像近万尊,题材主要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为主,变相与变文并举,图文并茂;布局构图谨严,教义体系完备,是世界上罕见的有总体构思、历经七十余年建造的一座大型石窟密宗道场,展现了宋代石刻艺术的精华。

 

四川石窟中所雕刻的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飞天、供养人等形象,除反映佛国世界外,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和世俗生活。其人物形象文静温和,衣饰华丽,身少裸露;形体上力求美而不妖,丽而不娇。造像中,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侍者像,都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这些人物形象生动而富有人情味,刻工精细,刀法娴熟,是我国古代石窟雕刻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也是研究古代宗教艺术和雕刻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四川地区的佛教造像,都是当地世俗信徒出资捐造的,雕刻匠师为了满足他们的信仰和审美需要,以现实中各阶层优美人性的形象为模特儿,创作了成批神性人性兼备的佛雕。特别一提的是,宋代安岳、大足有两支世代以凿造佛像(兼及道像、儒像)为职业的工匠队伍,系文氏、伏氏家族。他们世代相袭,活跃在大足、安岳、资中地区,留下了为数可观的造像。如今大足石窟和乐山大佛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他地区优美的佛教造像也会相继受到世人的重视和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