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冈 石 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主要是在北魏文成帝(西元460年)时,由昙曜禅师来主持兴建,直到北魏迁都洛阳(494年)为止。云冈石窟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有四十五个,还有其他小型洞窟,共计一千一百多个佛龛,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

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原为我国东北游牧民族,建立王朝后,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平城是北魏时期政治、军事、文化和宗教中心。北魏皇室大多信奉佛教,文成帝时迎请昙曜禅师为沙门统,在云冈开凿五所石窟,令佛法久住世间。开凿云冈石窟目的,一为皇室祈福,造五窟的功德回向北魏历来五位皇帝;一为弘扬佛教,佛教是北魏的国教,有安定民心功能。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时期,政经安定繁荣,学习南朝汉族文化,使佛教更为普及,艺术文化更为蓬勃发展,创造出更有民族风格的优美佛教造像。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西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整个石窟开凿完成大致分成三期。

云冈石窟的初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时期(460--465年),即现今云冈石窟编号中的第十六到二十窟,俗称「昙曜五窟」。窟内雕一尊大佛像,形体雄伟高大,庄严肃穆,具有浑厚、雄健的西域风格和北魏游牧民族粗犷、纯朴的特质。北魏的佛教有很浓厚的国家政治色彩,佛教依附于国家的权力,以及帝王的赞助支持。以20窟佛坐像为典型,面相丰圆,身躯壮硕,穿偏袒右肩式袈裟,结跏趺坐于窟中央。一幅庄严雄伟之姿,令人肃然崇敬。

云冈石窟的中期:开凿于孝文帝主政到迁都洛阳前约(465~494年),是云冈开窟造像最兴盛的时期。此期石窟造像民族化色彩浓厚,雕刻手法愈臻纯熟。佛菩萨像的相貌清秀,丰圆适中,表情温和恬静。佛像的服饰是北魏时期流行的褒衣博带式,衣纹呈明显阶梯式,两袖宽大,胸襟打结,双带适垂。菩萨像戴花鬘冠身披帔帛,长裙下摆飞扬,衣纹流畅劲健。

云冈石窟的后期:大致是开凿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至北魏亡,约(494~534年)。迁都后,北魏的政治、文化、军事重心虽南移,但平城仍为北方佛教重镇。此时期石窟以小龛为主,佛菩萨面相清瘦,眉目清秀,长颈削肩,神采飘逸的神情,是为「秀骨清像」特微。佛像褒衣博带式佛装,衣纹繁复重叠。菩萨亦为清瘦型,上身短衫,帔帛交叉于胸腹间,长裙下摆向外飞扬呈锯齿状。

 云冈石窟的造像,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消融与转化,而形成的“云冈造像风格”,并影响北魏时期全国各地的造像,创造出辉煌的中国佛教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