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

  弥勒,意称慈氏菩萨,名阿逸多,受释尊的教化出家修习佛法,并授记将来必定成佛,弥勒先行释尊入灭而上生兜率天宫修行,与诸天演说佛法,以待将来成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三次说法,广度释尊当时所遗落而未被救度到的众生,故称当来下生弥勒佛。而经典详述弥勒降生人世时,世界将成光明的弥勒净土。

  弥勒信仰在中国很早已盛行,根据《弥勒上生经》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内院修行,为诸天说法,这时弥勒菩萨相好庄严,载宝冠璎珞,穿菩萨装,两脚交叉而坐;也有右手指脸颊,左脚下垂成半跏思惟的弥勒菩萨像,表示在兜率等待下生的坐姿。弥勒下生成佛的法相与释尊相同,具足相好庄严的圣容,身著袈裟,姿势大都是倚坐像,即双脚自然垂下,足采莲花,手作说法印。

注:五代以后,在江浙一带的寺院中,有出现笑口肚大的弥勒佛像,据传是布袋和尚的化身,属于民间信仰的造形。
 布袋和尚世传为弥勒佛的应化身。在五代时,有浙江奉化人,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他手持锡丈,挂一布袋,来市间游化行乞,乞得供物贮于布袋中,故人称布袋和尚。

  据宋高僧传载,布袋和尚身材肥胖,袒胸露腹,衣著随意,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和尚并能示人吉凶,能预知晴雨。梁贞明三年(九一七)三月,师将示寂于岳林寺东廊下,端坐磐石上,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入寂,于是后人认为他是弥勒之化身。

  宋代以后一般佛寺常雕塑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为弥勒像,并将他安奉在天王殿正中。使信众能皆大欢喜笑口常开的感觉。

注:通常弥勒佛像以具足相好庄严的佛陀圣像为主;弥勒菩萨像以相好庄严,雍容华贵的菩萨像为主;布袋和尚造形的胖弥勒,衪是一种应化身。

           

            敦煌 唐代 弥勒佛倚坐像(临摹)
       弥勒佛的法相与释尊相同,具足相好庄严的圣容,身著袈裟,
       姿势大都是倚坐像,即双脚自然垂下足采莲花,手作说法印。

           

             敦煌早期弥勒菩萨交脚像
       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内院修行,为诸天说法,这时弥勒
       菩萨相好庄严,载宝冠璎珞,穿菩萨装,两脚交叉而坐。

        

            宋代 布袋和尚 石雕 西湖 飞来峰
    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这尊宋代布袋和尚像,笑容满面,身著袈裟,袒露
    胸腹,一手持念珠,一手按著大布袋,嘻笑自如的看著瞻仰来游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