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 提供) (鹿野苑 提供)

  迦毗罗卫 Kapilavastu是释迦族(Sakya)的首都。 释迦族自认为是太阳的后裔,以拥有无上尊贵的血统而自豪,但在实际的政治形势上,它却只是隶属于憍萨罗国的一个地小力弱的共和制部族,在大国环伺虎视耽耽的古印度,勉强地维持著自治的政权。

  在这种随时可能被并吞的情况下,释迦族的圣人— 释尊(Sakya-muni)出生了!背负著三千宠爱及沉重期待的小王子悉达多,在此渡过他的童年,接受最初的启蒙教育,然后娶妻、生子;当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世俗生活时,他也是从这里逃脱而出离,经过了多年的苦修并成等正觉后, 释尊才又再次回到故乡为释迦族人说法。

                                                          引自《印度圣境旅人书

  传说悉达多太子舍离世俗生活出家时,穿著华丽的服装,骑著良马__犍陟,藉由天神为其前导随侍之助力,悄悄地在半夜翻墙出诚而去‧‧‧‧

  「虽然我年龄尚小,满头都是童子的黑发,青春正盛,刚要踏入壮年,虽然我父母都不愿意我离家而痛哭流涕,但我还是将须发都剃掉了,穿上了黄袍,离开家庭,过起无家者的生活来了......」-中阿含柔软经-

毕波罗瓦

                                     (鹿野苑 提供)

  位在印度UP省巴士提县(Basti)北方的一个小村落,距离边境小镇苏诺里(Sonauli)约60公里。一般相信,这里的塔寺遗迹就是当初迦毗罗卫的释迦族,在佛陀入灭火化后,建塔供奉所分得的遗骨舍利之处。

  西元1898年,法国考古学家佩普(W.C.Peppe)在此处一座直径约35公尺、巳经崩毁的砖造舍利塔中,挖出了五个装有遗骨的舍利容器,在其中一个滑石制的舍利壶上,以古老的波罗米文字刻著:「这是释迦族 佛陀世尊的舍利容器,乃是有名的释迦族兄弟与其姊妹、其妻子等共同奉祠之处。」

                                 引自《印度圣境旅人书》

  这个发现为佛陀的历史真实性提出了强有力的新证明,轰动了当时的考古界,二十世纪末的婆罗门修行者,依旧是一只水壶,一根木杖,身著素服,游化四方‧‧几乎和二千五百年前的苦修生活一模一样。

种姓社会中的人生四阶段 


  古印度种姓社会中,分有四个阶级:最高的神职人员-婆罗门、贵族武士-刹帝利、平民-吠舍及奴隶阶层-首陀罗。其中前三个阶级死后可一再轮回,再生为人,称为「再生族」,而最低贱的首陀罗,死了就死了,无法再生为人,故称为「一生族」。

在古早的婆罗门社会中,又将再生族的人生分为四个阶段(Asrama): 
 (1)梵行期: 
          类似现在的学生时期,凡再生族到达一定的年龄后,就必须入门学习婆罗门<吠陀>经典文献、祭祀礼仪及其他的知识技能。 
  (2)家住期:梵行期终了,就算成年了,此时可以成家立业,正式踏入社会。 「学习期满的再生族,得教师同意,按照规定,沐浴净身后,可娶一个同种姓、具有吉相的妻子。」
  (3)林栖期: 
          年纪更长、儿女成年后,就可以将家庭事业交与子女,离家住在丛林中,过著隐遁的生活,专心从事祭祀、修苦行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4)遁世期(苦行期) 
         这是人生最终的阶段,此时人们舍离一切财产,剃发、守戒、乞食、穿薄衣,致力达到最终的梵我合一。 

      如古老的婆罗门法典所述;种姓社会规定了人生圆满的四个阶段,而离家栖于林中及遁世四处游化,原就是吠陀经典中,大力提倡要达到生命最高境界-」梵我一如」 的必经过程。因此很显然的, 世尊的毅然离家,应与当时的社会苦修风气,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出生以来物质生活就极为丰厚的悉达多,在心灵上依然得独自品尝世俗享乐后的空虚及生命必然消散的无奈;在现实上又得担负起国家兴亡的责任与壮大种族的压力,相信任何一个人处于这样的环境中,都必然会在心中浮起对「生命」的迷惑吧!

 

     只是,出家后的悉达多太子并不只是流浪苦行、在密林或山洞中孤独的过完一生而已,当时有极少数的卓越的宗教、心灵导师,在苦修之后返回到所生存共处的世俗社会,并以在大自然中所体会到的哲思真理,向现存的社会提出积极的建言与改革的批判,而 佛陀-正觉后的悉达多太子,即是当时如慧星般耀眼夺目的划越了恒河的夜空、而至今依然长照暗夜的一颗智慧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