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奇佛塔译名为Sanchi。位于印度中央邦波帕尔(Bhopal)东北约40公里的山丘上,是世界现存最古且保存最好的佛教遗址。孔雀王朝阿育王(约269232 BCE在位)为供奉佛陀舍利于此建塔(一号塔),并竖立石柱,王后德维(Devi)亦于此建一座寺院。巽伽王朝(约18775 BCE)扩建一号塔,并增建二、三号塔及其栏循。萨塔瓦哈纳王朝(Satavahana,约200BCE250)完成一号塔及三号塔的塔门。笈多王朝(约320550)至十二世纪,持续扩建并修建寺院和僧院。十三世纪伊斯兰教入侵印度后荒废,一八一八年英国将军泰勒(Taylor)重新发现,一九一二年由英国考古学家马歇尔(John Marshall)主持发掘及修葺工程。一九八九年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桑奇大塔为印度早期佛塔的典型,其窣堵波形制奠定后人兴建佛塔的基础,影响世界的佛教建筑文化,是遗址中最著名之建筑。阿育王(约269232 BCE在位)时期,为供奉佛陀舍利而建,初仅为大塔中心的覆体形塔身,体积仅及现存大小之一半。巽伽王朝(约18775 BCE)于塔身外砌石,并于顶上增建一方形平头及三层伞盖,底部构筑台基,阶梯和栏循。萨塔瓦哈纳王朝(Satava- BCE250)于栏楯四方依次陆续建造南、北、东、西四座塔门。十三世纪后荒废,一八一八年被重新发现,之后进行发掘及修葺工程。一九八九年随桑奇遗址整体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该塔为窣堵波式,内填泥土,外铺砖石,并涂灰泥。高约16.5公尺,直径36.6公尺。台基圆形,上建覆鉢形塔身,塔身顶部砌一方形平头围栏,平头中央立一伞柱,柱上安三重伞盖。塔身素朴,无任何雕饰。台基上有石砌栏楯围护塔身,南面两侧设阶梯可供登临,栏楯与塔身之间形成信徒绕塔礼佛的步道。台基底部周围亦有一圆形石砌栏楯,与台基之间形成第二重步道,栏楯的东、南、西、北四个入口设塔门;栏楯平素无饰,塔门饰大量精美的雕刻。

  四座塔门均为砂石所筑,高约10公尺,由三道中间微拱的横梁和两根方形立柱以插榫法构成,梁、柱布满浮雕、高浮雕与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是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图中不立佛身相,只用菩提树、法轮、金刚座、佛足等图案象征佛陀。故事不一定按照情节的顺序星现,有些题材重复出现,推测浮雕是信徒捐献,并自选题材。高浮雕或圆雕的构件,基本上左右对称,主要题材有法轮、三宝标、护法神、药又、药叉女、大象、狮子、公牛、骏马、带翼狮子等,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