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诞生

敬爱的朋友大家好!

  非常欢喜我们一起来欣赏佛像的艺术之美,平时我们在观赏佛像的时候,是否会想到全世界最早的佛像,祂是如何的诞生的,祂是如何的传到我国。今天我们主要的就是来介绍,佛像的诞生的背景和祂如何的传到我国的路线,还有欣赏印度早期的一些佛教的造像。

  最早出现佛像的时期,是在经典《增一阿含经》里面有提到,有一次佛陀结夏安居的时候,祂上忉利天为祂的母亲摩耶夫人和天神说法,所以当时的世间就见不到佛陀,当时憍赏国有位优填王,他因见不到佛陀,非常的怀念佛陀,所以优填王的大臣们,就用最好的牛头旃檀木,请艺匠刻了一尊佛像。另外有一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他也效法了优填王的造像,他也请优秀的艺匠用紫磨金沙,也雕塑了一尊铜的佛像,这是佛经所提到,早期佛在世的时候,有两尊佛的造像。传说佛陀从忉利天回来的时候,信众就把佛像请给佛陀看(图)。所以古犍陀罗时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百多年前,有一件石雕,他表现的就是信众把刻好的一尊佛像,请给佛陀看的一件作品。传说当时佛陀看了以后,祂相当欢喜,勉励佛弟子们,如果佛陀不在的话,你见到这尊佛像,如同见到佛陀,我们就要对经典或是佛陀教导的佛法、戒律用功修行的话,这样对他的觉悟、证道都有帮助。另外一种说法说,佛陀并不鼓励,因为当时的婆罗门教,他们很注重祭祀、拜拜的一种仪式。所以佛陀不鼓励,怕信众有偶像的崇拜,而没有对内心的佛法修行用功夫。所以考古学者们,在考据古代出土资料里面,确实也没有发现到,佛在世的时候有佛像的这个事证。所以我们要知道说,如果佛像能够帮助信众忆念佛法,帮助修行弘法,佛像才是最有意义的,如果佛像只是在偶像上的膜拜,就不是佛像的真正目的。

   

   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柱的柱头

   

   犍陀罗的苦行佛像

 

阿育王时代没有出现佛像


  在佛陀涅槃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考古资料里面是没有发现到有佛像的,所以目前最早有佛教艺术的往往是在阿育王时代,阿育王他本来是一位暴君,他为了统一印度发动战争,死伤了相当多的百姓,所以当时印度人,叫他是一位黑阿育王。但是阿育王后来忏悔,他皈依成三宝弟子,他用佛教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所以阿育王是当时印度早期统一,最辉煌的一个孔雀王朝的时代,后来人们就尊称阿育王为白阿育王。阿育王他在佛陀相关的地方,不管佛陀诞生的地方,说法的地方,成道的地方或是涅槃的地方或是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卫国的祇园精舍,他都有去巡礼圣地。而且他都有造阿育王石柱,还有佛塔,所以目前保留最早的佛像艺术就是阿育王的石柱。我们来欣赏,这一件阿育王石柱(图),它的高度有超过十二公尺以上,是整根的石头所雕刻完成,阿育王的石柱的柱头上面,通常他都会雕刻各种的动物,比较盛行的他会雕刻狮子,阿育王石柱它是用一种比较硬的石灰岩雕刻,所以相当的壮观,相当的精美,可以讲是印度早期佛教艺术里面,最杰出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阿育王石柱的柱头(图),目前保存在印度鹿野苑的博物馆,因为这件作品,是在鹿野苑圣地所挖掘到的,这件阿育王柱头它的高度有两公尺多,它雕刻出四只狮子,身体连在一起,然后面对四面八方。狮子嘴巴张开,炯炯有神,气势威猛,狮子下面有法轮,法轮之间有马、有牛、有狮子、有象,下面是一种莲花瓣的一个象征。狮子在古代,牠是一种王权的象征,表示阿育王用王权的力量来推广佛教,阿育王也派很优秀的那些高僧,四面八方来传播佛法,所以我们看到这一件阿育王石柱柱头,是印度最杰出的雕刻圣品。

  接下来我们可以再看,早期佛教艺术阿育王时代没有出现佛像,那个时候他就用菩提树,来象征佛陀在菩提伽耶,菩提伽耶菩提树下成佛成道;有时候也会用法轮,来象征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佛法从鹿野苑向四面八方来推广;还有佛塔,象征佛陀在拘尸那罗入大般涅槃的一个情景;另外,足印也代表佛陀(图),象征祂弘法利生游化人间的过。所以我们知道,早期的佛教艺术,它没有具体的佛像出现,因为早期佛教信众们尊崇佛陀是人天的导师,祂的智慧、人格是圆满圣洁的,所以不能用人的形象,来表现佛的存在,所以早期佛教是不刻佛像。所以学者都称为这个时期,叫做无佛像时期。佛教艺术为了表示佛陀的存在,就用法轮、足印、菩提树、佛塔来象征,如桑奇大塔的门坊雕刻(图)。目前考古学者在佛涅槃后,约五百年之间没有佛像,都是用这些来象征的。

   

   信众把佛像请给佛陀看

   

   桑奇大塔的门坊雕刻

   

   足印也代表佛陀

 

贵霜王朝时期创造出庄严佛像


  随著时间愈来愈久远,人们对佛陀的怀念也愈来愈深,所以大约在西元一世纪左右,贵霜王朝时期,大乘佛教兴起,人们都很渴望能够见到佛的真身,所以有一句偈语:「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罪障,不见佛陀真色身」,所以当时的佛弟子,就参考佛经里面的理想,用一种艺术的手法,把佛像创造出来,所以贵霜王朝犍陀罗地区,一出现有佛像的时候,祂跟平凡人的形象有点不大一样,祂是一种超人的形象,表示祂已经具足了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一种特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贵霜王朝有佛像的两个地方,一个就是现在巴基斯坦古犍陀罗地方的,那里的佛像,有受到希腊艺术文化的影响,所以那里的佛像,我们可以看到祂有肉髻,肉髻上面头发是卷曲的,祂有白毫相,有深目高鼻的一种五官,脸形看起来也是很圆满的,祂穿的是有偏袒右肩的袈裟,也有穿通肩的袈裟,这是当时犍陀罗地方的一个佛像的特征。我们看到这一尊佛像(图),祂表现得相当好,祂纯然就是像一位西方人的一种面孔一样,祂穿的是偏袒右肩的袈裟,袈裟的衣纹,看起来很粗犷,质感比较厚重,这是犍陀罗地方袈裟的特色,然后祂的五官嘴唇比较薄,属于是西洋人的一种面孔,耳朵也是稍微长一点点,整个写实的技巧,表现的相当好,我们可以看祂的肌肉,也是表现的相当的结实的一种感觉,肩膀也是比较宽的,比较圆满的一种特征,佛结跏趺端坐。手做转法轮的手印,这是早期佛像常常用的一个手印,所以这一尊就是很典型的希腊式的犍陀罗的佛像。

  再过来我们来欣赏另外一尊,犍陀罗的佛立像,我们可以看得到祂的头发一样是卷曲的,一样有外国人的一种面貌,有白毫相,祂穿通肩式的袈裟,衣服看起来比较厚重,但很流畅,祂是站的一种形象,右手做的是一种施无畏印,就是让众生见到这个手印,心会宁静安祥,无所畏惧,无所恐怖。我们也可以看到,手指缦网相的一个象征,这也是一尊相好庄严的佛立像代表作品。

  我们来介绍犍陀罗的菩萨像(图),祂跟中国的菩萨不大一样,中国的菩萨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慈眉善目的一种女性的慈悲柔美的气资。而犍陀罗早期的菩萨,他表现的就是属于悉达多太子的形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祂有戴宝冠,戴耳环,胸前也有戴项炼、璎珞的装饰,上半身祂是袒裸,披著天衣,穿著裙子,然后整个神情给人家感觉上,祂就是属于印度的一种尊贵不凡的男性贵族形象,这是印度早期菩萨的特征。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另外一尊犍陀罗时代的苦行佛像(图),这一尊佛像表现的相当好,他反映了就是佛陀在尼连禅河,六年苦行的一种状况,刻画得很逼真,写实技法相当好,我们可以看到佛的身体瘦弱如材,但还是表现出精进禅定的精神。反映出佛陀六年苦行时,日食一麻一麦,精进不退其心的造型,尤其是佛教的三宝弟子看了以后,会让我们相当的感动,就是这一尊很有名的苦行像。

  另外在贵霜王朝,一处属于印度本土重要的一个城市,叫做秣菟罗的地方,那里在一世纪左右,也出现了有佛像,这个时候的佛像,他跟犍陀罗就有点不一样,因为秣菟罗是当时印度的文化、艺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所以它表现出来的佛像,就属于印度本土式的造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尊佛像(图),祂的肉髻,看起来像是大的海螺的一种造型,祂的眼睛瞪得稍微比较大,嘴唇比较厚,耳朵也大耳垂肩,这一些都是比较属于印度本土的五官的造型,祂的肩膀很宽阔,穿的是偏袒右肩的袈裟,袈裟的质感,给人家感觉上他很薄、很柔软的一种特征,也反映了印度本土的气候,比较潮湿比较热的一种服装的一种装饰,佛像的神情很庄严、很有精神的做跏趺坐。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手或是他的脚足底足下,都可看到法轮的一种象征,这也是三十二相的一个特征,然后佛的旁边还有两尊是胁侍菩萨,但也有人称祂是梵天跟帝释天,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秣菟罗佛像的一种典型风格

  另外,我们来介绍一尊秣菟罗的菩萨像,祂表现出一位比较属于男性的年轻人尊贵不凡的形象,一样有戴宝冠、戴璎珞,上半身也是袒裸,下身穿个裙子,整个衣服给人家感觉上,他是贴身的、柔软的象征,这一些都是属于秣菟罗的一种造像的特征。

   

   犍陀罗的菩萨像

   

   犍陀罗的苦行佛像

   

   秣菟罗地方的佛像

 

笈多王朝是印度佛教艺术的黄金时代

  印度的佛教艺术,来到笈多王朝的时候,大概五世纪左右,可以讲是印度黄金时代,那时候的造像,表现的相当的好,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尊笈多时期的佛立像(图),佛像的后面有圆形头光,他刻的是相当精美华丽的植物图案,但是佛像本身看起来很典雅、很安祥很庄严。我们可以看到佛的肉髻隆起,螺发相当的整齐,佛的五官看起来很安祥、很庄严的,而且他的双眼,还是慈眉善目的一种神情,鼻子很挺很端正,嘴角上扬,流出淡淡的一种微笑,祂穿的是一种通肩式的一种袈裟,袈裟的线条、衣纹,排列的相当的整齐流畅,看起来就像水波纹的优雅旋律,佛像神情就是宁静庄严当中,表现出一种安祥亲切的神韵,这是笈多王朝的特色。所以这一尊佛像,是印度笈多王朝最杰出的、最庄严的佛像的代表作品。

  笈多王朝另外一处鹿野苑的地方,它表现的佛像更有特色,佛像的袈裟衣纹都简化了,如同是一种薄纱透体的曹衣出水造像的风格。我们看到这一尊佛像(图),是鹿野苑博物馆的收藏,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背光,雕刻出相当华丽精美的花草图案,上面还有飞天。佛是正襟端坐的,双手于胸前做的是一种转法轮的手印,整个神情宁静安祥当中,还流露出那一种亲切喜悦的微笑。佛的五官端正而年青,脖子有三道纹的好相,穿的是通肩式的袈裟,我们看到佛像的台座下面,可以看到中间是个法轮,面向两边,并有二只鹿跪著,两旁有五个比丘及供养人,表示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度五个比丘,这是印度最杰出的一件鹿野苑石雕的造像。

   

   笈多王朝的佛立像

   

   鹿野苑地方的佛像

 

  今天,我们向诸位朋友介绍了佛像的诞生背景和印度的古佛像,最重要一点就是说,佛像祂不是偶像、不是神像、不是人像,佛像有「见贤思齐」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见到佛像时,能够忆念到佛陀的种种教导的方法,还有佛的戒律,来帮助佛弟子们修行和弘法。我们相信佛、菩萨像,祂所散发出来的那一份清净、智慧、慈祥、喜悦的光明,能够传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能够化去人们心中不安的忧心跟苦难。

愿朋友们都能够心领神会,法喜充满!